发挥督查职能,构建和谐校园
新疆农业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学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和谐校园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指出,建设和谐校园,既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重要工作。和谐校园建设,将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和谐校园建设,将增强高校创新活力,保证学校安定有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高校督查工作是党委工作和领导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手段,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准确把握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一)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形势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教育的殷切希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稳步提高,目前在学人数超过3000万,毛入学率达到25%。“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2700万毕业生,为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各高校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教育教学、后勤社会化等一系列改革,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明显增强,高等教育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特别是中央16号文件下发以来,对高校师生思想道德建设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明显增强。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历史性成就,为和谐校园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和谐校园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高校师生思想状况积极健康向上,校园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确实存在不少影响校园和谐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重大转变,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由此带来的社会思潮、思想观点、行为方式等,对高校和谐校园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高等教育发展还不能很好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一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由于国内外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管理的不到位,高校还存在着不少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督查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坚持抓督查促发展,切实增强驾驭高校改革发展的能力
紧紧围绕高校改革发展这个中心,正确处理发展与督查的关系,集中精力抓好事关改革发展大局的组织领导、学科建设、专业调整、科技服务、教育教学、学生工作以及民生工作等的督促检查,对责任目标进行分解,量化任务,明确责任。坚持催办督查、协助督查、调研督查相结合,开展系列督查活动,推动高校改革健康发展,为学校党委决策部署提供参考依据,增强党委驾驭学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二)坚持抓督查促民主,切实增强发展基层民主的能力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要着力抓好督查工作,不断加强和改进校务公开工作,对学校教育管理、改革密切相关和涉及教职工、学生切身利益的事项,全部予以公开,推进校务公开深入开展,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着力抓好教职工代表大会提案等工作的督促检查。要承担起提案的办理任务,坚持把办好每一件提案作为推动基层民主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具体行动,严格程序,严格时限,严格把关,严格质量,努力实现办结率和满意率都达到100%。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这一关键环节,抓督查,促落实,积极推进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高校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架起党委与与基层党组织联系沟通的桥梁。
(三)坚持抓督查促文明,切实增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
紧紧抓住精神文明建设,下大力抓好理论宣传、学习教育、民族团结、舆论监督和舆论导向等工作的督促检查,坚持弘扬先进思想文化,提高师生综合素质,广泛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加大对规范高校理论宣传阵地、网络建设与监督、思想文化宣传等工作的督查力度,强化高校舆论对师生员工的思想引导,使高校精神文明建设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窗口,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坚持抓督查促稳定,切实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围绕稳定这一压倒一切的大事抓督查,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坚持长期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再教育,不断增强师生员工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用科学无神论占领学校阵地;在各族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增强各族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围绕在全校倡导公平正义、和睦相助的理念抓督查,有效促进讲诚信、讲法制、讲秩序的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在师生员工中大力开展教育诚信、学术诚信、诚信学习、诚信考试等诚信教育;围绕新形势下人们思想观念上的新变化抓督查,切实推进和加强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把广大群众凝聚到加快发展的各项事业中来。
(五)坚持抓督查促重点,切实增强解决师生员工困难问题的能力
督查工作的一个核心就是要把“保民生”、解决群众疾苦作为重中之重并落到实处。督查工作要紧紧围绕广大师生员工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督促检查,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都列入督查计划,纳入督查视野,有力地推动各类问题的最终解决,营造宽松的学习教育和工作环境。制定专门的排查工作指标体系和排查方案,重点排查涉及职工学习、工作、福利,离退休职工生活以及学生学籍、学历、学制、学位等方面可能引发事端的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突出问题要及时报告,及时、妥善做好调处和化解工作。着重解决好学生切身的利益问题,如学生学习环境、住宿条件的改善,学生娱乐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保证学生安心学习所需的水电、餐饮后勤服务等。高度关注贫困生问题,健全相应的教育管理机制,切实帮助解决其在思想、心理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贫困生完成学业创造必要条件。竭诚为学生成长、成才、就业服务,着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为学生发挥特长和参与就业竞争提供各种途径和空间。要注重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切实增强督查工作的实效性,有效推动了一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解决,维护高校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
总之,和谐校园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工作。督查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建设和谐校园的有效途径,高校要继续加强督查工作,进一步明确督查工作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督查的方式确保高校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得到贯彻落实,推动高校科学发展,确保和谐校园建设早日实现。